又見電梯驚魂!電梯墜落32樓 維修工奇跡逃生
本文,資深的電梯安裝、電梯保養、深圳電梯維修、深圳電梯維保--深圳立通電梯公司與你分享一篇安全事故的范本,希望能給同行的師傅們帶來驚醒,類似的悲劇不再上演。
物理大師告訴你:從高空墜落,哪怕只有三四層樓高,人也會有生命危險。
相關資料介紹,物體或人高空墜落,如果中間沒有遮擋來緩沖沖擊力的話,物體越重,危害越大;物體所處的高度越高,危害越大;輕則傷殘,重則致死。
即便人是隨物體一起墜落,因重力的原因人體的所有內臟也極有可能被“震碎”。
但最近,江蘇省中醫院接診了兩位從32層樓隨電梯一起墜落的男子,竟然能夠大難不死,其中一人骨折稍重,經醫生全力搶救后已無生命大礙,另一人則僅僅是幾處小的骨折骨裂,保守治療即可痊愈。
“給電梯換鋼繩并不是太復雜、危險的工作,我們經常到這么高的樓里做,但從來沒聽說過電梯會掉下去的。”傷情相對較輕的小李說,電梯本身是靠5根鋼繩懸吊進行工作,鋼繩的更換一般需要將這5根舊的鋼繩全部拆除,然后再將新鋼繩一根根導入。一般他們在進入電梯井工作前,會給電梯做雙保險:一是在電梯廂的頂端再加一條鋼繩進行保險固定;二是在電梯廂的底端用安全鉗將電梯卡住。這也就是說,即便電梯廂本身的5根鋼繩全部拆除,因為有一上一下的雙保險,電梯也不會發生墜落。
從32層墜下大難不死
1、維修工死里逃生,靠的是什么?
站姿和緩沖裝置,可能是保命利器
電梯從32層高處垂直墜落,小李和小黃還能死里逃生,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
毛國慶分析說,這可能跟當時小李和小黃在電梯井內的站姿有關,修理電梯時人的身體一般都會前傾、膝蓋彎曲,有時還會弓著身子,這樣的姿勢有助于保護自己,“他們能活著實屬萬幸,因為概率極低。”
長期負責南京奧體附近多個小區電梯維修保養的張師傅也表示,電梯本身有完備的安全裝置來保護乘客。常用的垂直升降曳引電梯,都有超載保護裝置、上下行超速保護裝置、防止門夾人保護裝置、越程保護裝置、門鎖機械電氣保護裝置、制動裝置、緩沖裝置、通風裝置、緊急照明和報警裝置等安全裝置。
“這種電梯‘自由落體’的可能性其實是很小的,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導致。”張師傅分析認為,小李和小黃之所以大難不死,可能是因為電梯井道底部還裝有緩沖裝置,即使電梯滑墜至底部,也可消減沖擊力,最大限度地減輕對乘客造成的傷害。
2、遇到電梯墜落,啥辦法能用?
平躺和落地瞬間起跳,都不現實
有觀點認為,在電梯觸地瞬間跳起來可減輕傷害,但是,德國學者認為這種方法并不可行。
德國格德基金會重力研究所物理學家伊內絲·亨澤給出了3個理由:電梯下墜過程往往極為短暫,人可能根本來不及反應;剛好在電梯觸地的一瞬間起跳,時機難以把握;即使跳起,跳起的速率很難達到電梯下墜的水平,因此傷害難以避免。
另外,有人提出在電梯下墜時采用平躺的姿勢防止骨折。德國專家認為,這種方法僅在電梯下墜距離較短時才可能有效。
專家建議,遇到電梯急速下墜時,應趕快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下。大多數電梯下墜事故可能是由于電梯電源故障造成的,把每層按鈕按下后可以使電梯在啟動緊急電源時能夠第一時間停住。
電梯急速下墜落地后可能會造成被困者全身多處骨折,因此這時要在電梯內保持特殊的姿勢,以便將自身受到的傷害減少到最小。應該雙手抱頸,整個背部和頭部緊貼電梯內墻,然后保持下肢彎曲,這樣可以將沖擊力分解。
3、百米墜落沖擊力=被兩輛轎車壓著 他們命多大
2013年9月13日下午1時左右,湖北武漢歡樂大道東湖景園小區工地上,一載滿粉刷工人的電梯,在上升過程中突然失控,直沖到100米處,電梯鋼繩突然斷裂,廂體呈自由落體直接墜到地面,共有19人不幸遇難。
在現場的工人說,事故發生時正是工人上工時間。當時,兩架升降機同時向上運行,一個卡在了13樓,另一個卻在運行至34樓時突然墜落。這和南京32層墜落的電梯相比,高度差不多。
事發后,曾有媒體約請物理老師,測算事故電梯轎廂墜地時受到的沖擊力。物理老師按照高度100米、電梯轎廂下墜加速度以9.5米/平方秒計算,估算得出下落時間約為4.6秒,落地速度約為43.6米/秒,相當于時速157公里。這個速度非常驚人,相當于快速列車的速度。
用動量定理大致估算,電梯轎廂高速下墜落地時,人承受到的沖擊力約為體重的40倍,假設一個人體重60公斤,承受的沖擊力約為2400公斤,相當于兩輛小汽車的重量壓在人身上。
4、溫馨提示:
五根一起拆?心太大了吧!